虽然理论上非洲猪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是接近100%,但是在临床养猪上确实大体上有这么个规律,猪群发病多是从母猪和肥猪开始发病,而哺乳仔猪和保育仔猪的发病相对比较低,生长猪预混料有什么,目前对于这一现象并没有明确的科学结论,说法也是各种各样,有几种得到大家认可的观点如下:
1)胸腺发育
胸腺是动物体内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该器官在幼龄动物体内比较发达,发挥着重要的免疫功能,而随着猪体的发育,胸腺会逐渐萎缩。研究表明,胸腺在非洲猪瘟的防控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胸腺萎缩后猪群也就失去了抵抗该病的重要能力,临床就会表现为仔猪不发病但是母猪和大猪发病的情况。
2)母猪体质差
为了追求母猪最大化生产成绩,母猪从配种第一胎开始直至其被淘汰,中间休息的时间很短,不是在妊娠就是在哺乳,这就导致母猪的潜能被过度消耗,导致母猪的体质变差,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下降。
另外,为了控制生产成本以及母猪的膘情,母猪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相比仔猪饲料中的蛋白含量要低很多,而饲料中蛋白含量不足,就会影响机体免疫系统发挥功能,尤其是抗体的产生,这也导致了母猪对该病的易感性比仔猪更高一些。
3)免疫抑制性疾病
最后就是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影响,这里的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种类很多,包括蓝耳、圆环等病毒性疾病,也包括支原体、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等呼吸道疾病,还有霉菌毒素、抗生素等其它因素,而我国母猪常年受到免疫抑制性疾病的侵袭导致母猪处于亚健康状态,一旦猪场内出现病毒最先感染的就是母猪和大猪。了解更多点击上图